清代名将卓尔奇才——罗思举述评之二 
2018-04-05 19:19:50
  • 0
  • 0
  • 0


清代名将  卓尔奇才

——罗思举述评之二

署名   老枫

 

罗思举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奇才,极具智慧天赋与军事天赋。《华阳国志·巴志》中说:“蜀有相,巴有将。”现代军事家刘伯承、聂荣臻是典型的川东人。

宣汉县多出将才与英雄豪杰志士,如明末抵御张献忠侵扰的志士符秩,与罗思举同时加入清政府军打击白莲教的著名将军桂涵,清代反对官府横征暴敛的义士袁廷蛟,以及现代革命家王维舟,当代著名作家罗伟章等,都产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似乎有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深刻的文化背景。宣汉县面积辽阔,大巴山腹地,“三江”奔流,大山沉雄,人乃天地所造,大自然之精灵。是雄奇瑰丽的山水孕育了一代一代的豪杰英才。宣汉古为巴人聚居地,罗家坝遗址所在地就是罗思举的故乡,距今有3000~4700年历史。宣汉尚武精神源远流长,史载武王伐商时巴人组成的军队特别勇猛。刘邦在汉中为王时,其帐下将军樊哙在宣汉和比邻开江等地据险筑堡,派军驻守,如今尚有多处遗迹。这些历史文化,无形中对人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

巧合的是,现代军事家刘伯承的故乡开县和宣汉比邻,罗思举曾多次在开县养伤。罗思举与现代著名军事家刘伯承相比,更富有个性和传奇色彩。清政府军与白莲教起义军长达十年战斗,在四川、陕西、湖北境内打了很多大仗,如宣汉县境内的金鹅寺战役、渠县境内净边寺解围战役,营山县境内鸡山战役,云阳县境内安乐坪战役,江油市马蹄岗战役,平定松潘藏民洛布七力聚众叛乱战役,平定湖南江华县瑶族人赵金龙聚众叛乱战役。在这些战役里,罗思举起了关键作用。

      金鹅寺火攻战役  嘉庆二年(1797),陕甘总督宜绵奉诏入川总督军务,2月,进攻白莲教占据的宣汉县城,义军4万人退到清溪场金鹅寺,倚中河、马伏山之险扎寨,西至清溪口,东到漏明岩 (今下八乡七村境内 ,今称漏米岩),中有大团包,连营数十里,首尾相照,清军甘肃镇总兵索费英阿星夜赶来增援,数仗皆败。

索都统问罗思举曰:“这里往金鹅寺去,哪条路最捷径?”罗思举道:“此路要走金岩观、老君场、苍子岩、刘家沟一带,绕至大团堡,该地是一大坪,下边倶是悬岩,可以扎营;该处离金鹅寺绕道有三十余里,对面望见贼匪军营不过十里有余。”

索都统说:“甚好!”即统兵起行。罗思举说:“要在该处扎营,先派夫子一万多人先行,赶至,隔二十里外砍伐树条、篾条,扎一座救命营盘,预备接应。”索都统采纳罗思举的建议,即下令传夫子一万,由后山绕走三日,始到大团堡。先把大营安扎停妥。大兵至时,罗思举又令营外扎鹿角栅三道,外加墙子三道,外又挖壕沟三道。其沟宽二丈八尺,深一丈二尺。五营四哨,周围连扎三十座营盘。

索都统说:“营盘如此坚固,可以无虞。”罗思举道:“营虽坚固,若贼匪夜晚攻扑,恐仍难顾守。”索都统曰:“又怎么办?”罗思举道:“大人带有多少火药?索都统曰:“带有一千七百包。”罗思举道:“先用一千包安置营下,挨外壕沟内存贮。”索都统曰:“莫如将一千七百包全行放至壕沟。”罗思举道:“所留七百火药,别有用处。再用十根竹子打空,一根接一根。竹子有三四丈不等,内装火药,放于存贮火药之沟,以作引线。余剩下火药,贼匪若扑来,以作燃火之需。如逆匪中计,定获胜仗。”索都统说:“照办。”

五日后三更时,义军发动进攻,倶是裹的白头,穿的白衣。罗思举远望,下边有五里宽之坪,全被义军挤满。其营外壕两道已被填满。索都统看视害怕,意欲逃走。罗思举道:“切莫逃走,尽管在后头驻扎,有抵敌之法。”命令守墙之兵倶往后营驻扎。

忽闻义军大声呐喊,蜂拥冲至,正将鹿角栅栏攻破,罗思举随用火药将竹子引线点燃。一时火药冲起,红了半边天。而鹿角栅亦被火延烧,将树条、竹条冲起天上落下,填满路径。火烟似乌鸦飞腾满天一般。烧得义军焦头烂额、尸身成灰者难以计数。而有往后逃者,倶经跌滚岩下,跌死者亦无数。义军惨败,四路而逃。

    净边寺解围战役   嘉庆二年秋,总兵索都统带兵屯扎渠县净边寺,被罗其清围困,清军将领子秀带兵救援,力战阵亡。而义军罗其清部破仪陇县,接着率众占据营山县鸡山,距索都统所扎之净边寺四十里,势甚危急。净边寺山下周围有溪河一道。索都统带兵往剿,行至该处,未斟酌地形,错误扎营。营垒周围是水。义军将官兵团团围困,救援之兵又不能过去。围了二十几日,眼见官兵无粮,势甚急迫。索都统即禀勒保行调罗思举解围。

罗思举带领兵勇星夜赶至军营,查看地势,发现索都统扎营时未防败着,以致官兵并无退步。要解索都统之围,需先打退鸡山义军的进攻。即四路密查,看得山背后尽是马尾茅草,有丈多深,而茅草内有一小窄之路。山脚下尽是水田,即想一主意,回营向七提督禀曰:“我兵各饮一碗酒,将水田各小路用泥糊住,留一大路,让贼匪追来,把茅草点燃,再派官兵一万,藏于后山茅草之旁,又用一千兵走后山窄路,上去与贼匪对敌。义军一见我兵,必上山抗拒。我兵引诱,假装败退,贼匪即行追赶,一进茅草山,埋伏之兵两面将草点燃。贼匪若中计,不但解围,定获胜仗。”七提督听从,一一传令进兵。义军果至茅草山,满山火发,烧死义军不计其数。有义军由山脚大路逃走,埋伏之兵两旁冲出,一齐大杀,歼毙义军无数。有的义军由大路滚将下去,因小路早用泥糊,难以行走,均各跌下水田,淹死义军多名,活捉二千四百七十余名,解回大营,倶各正法。

七提督见罗思举用计击退鸡山之义军,大喜。罗思举禀索都统在净边寺被罗逆围困甚急,请兵救援。七提督即缮函,令罗思举乘夜偷过义军哨卡,约内外夹攻。行至索都统营盘,而守哨之丁疑罗思举是义军,不由分说,将其捆绑进营,当呈七提督书函,索都统及合营官兵始知罗思举送救援书信,随即松绑。

是时,罗思举所带乡勇万余,随七提督星夜前来。罗思举见救兵由八庙场直抵净边寺。即身先士卒,奋勇齐杀,斩擒义军千余名,始解索都统之围。

    鸡山诱敌巧胜战役  嘉庆三年六月,义军首领罗其清率众再次占据鸡山,各路官兵二十余万,围剿六个月,攻打不下。领兵大人均各焦急,商量调罗思举协剿。时罗思举因战伤复发在开县养伤。接到通知后罗思举回复:“余因伤未愈,不能前往。”清军统帅部用八百里加急至开县,令地方官速雇马夫将罗思举驰送大营养伤,罗思举只得前往。统兵大帅德楞泰见罗思举到来,即招手:“快来,等候多日了!”各将领大喜。

罗思举说:“伤未愈,请再养几日,尽力攻剿”。

德楞泰说:“皇上赏来高丽参,甚好,赏尔四十枝。将参研末糊至伤疤,再吃数枝,养至五日,可以痊愈。”

调养那几日,德楞泰和将军们不时差人问候,伤可痊否?至第五日,伤痕已愈。

罗思举察看周围地势,山甚凶险,雀鸟难飞。随回营禀复曰:如恃兵力,断难攻破。只有另自设法,想一小计,或可攻破。

德楞泰说:“尔素来之策甚灵,即速说来,以便调度。”

罗思举的战术是:在各营内调选精壮一万余名,倶执白旗,扮为义军人马,携带枪炮、器械,傍晚后秘密行至半山上屯扎,粮草亦随后跟去。营内官兵即行撤出,赴各路埋伏,只留下空营。

次日,清兵手执白旗呐喊,长声号令施放枪炮。罗其清率众迎敌。见山上之兵倶系白旗,疑系救援伙党,即带义军下山践踏大营。清兵所执白旗,等候义军下山,即换红旗,由鸡山西路抢上山寨,粮草亦跟上寨。义军下山,冲入大营,未见官兵,知是中计,欲往山脚逃窜。两岸埋伏官兵一齐冲杀,均用连环枪炮。随后跟剿,歼毙义军数万余人,活捉义军一万多人。清军大获胜仗。

德楞泰见罗思举喜甚,连称:“好计!”赏银一千两。

紧接着在平昌县方山坪(其起义老巢)罗思举活捉了义军头领罗其清。

    安乐坪攻坚突破战役  嘉庆三年秋冬,徐天德、王三槐领导的义军驻扎在云阳县安乐坪。清军主帅勒保统兵二十余万,围攻三月未下。坪上有四十八道口子,未能打开一道。调甘州提督达大人(名音太)攻铜锣平一路,直进不退,可怜达大人同一参将力战,连发十九矢,射毙义军十九人,寡不敌众,战死之。勒保见义军势凶恶,意欲招安。

时罗思举在开县养伤,清军统帅部快马飞调,罗思举以伤未愈禀复。勒公不准。罗思举只好火速赶往军营。伤未痊愈属实,命令就在大营调养。养息十二日伤愈。

侯爷对罗思举说:“此股贼匪定要尔打。”

罗思举道:“将领调有千余员,兵勇驻有二十万,不能攻剿,叫我一人如何攻打?岂不是马快反打加鞭耶?马不快反安逸耶?”

勒公云:“不快之马加鞭打亦不中用。此股贼匪问尔要定了,休得推诿。”

罗思举只得退出。即在该处周围看视大小营盘,扎有八十五里长,把义军围在中间。即回营禀复曰:“此山四方倶无路径可破,仅有仙人洞岩高三十余丈,莫如设法由此山岩爬上,即是贼匪巢,可以攻剿。”

勒保曰:“尔有何术?”

罗思举曰:“须如此能爬上去。自有上去之法。”随令兵勇削金竹五百余根,外用布裹一根。罗思举带布五疋,由石岩爬上。遇难走之处,用布拉住。所带之布不够用,下来两次,带布二十疋,爬上石岩。将所接金竹绑在树上。义军闻有响声,用石击下。罗思举随学猫儿叫,使义军不防。罗思举又下来,挑选精壮勇百余人,倶走仙人洞岩爬上。随罗思举上者,仅二十四人。

乘义军睡熟,罗思举同所带之兵大喊,齐杀。义军众惊,起来纷纷自行践踏。罗思举一边砍杀义军,一边抢上山寨。义军尽往东边逃窜。七提台督兵接应,见罗思举八卦旗号,即督兵抢上安乐坪义军巢。

罗思举偷进三卡。所遇义军渐多,其势愈险。罗思举放火数处,俄而火发。昏暗扑杀,猝不及防,罗思举被义军矛伤左眼角。然罗思举此刻大喊:“吾乃丰城劫寨之罗某也!”义军闻声胆落,即冲围而去。

勒保远见罗思举已得胜仗,督令兵勇抢上安乐坪义军巢。罗思举仍带兵,不顾生死,向前追杀二百余里。烧毙、跌岩之义军不计其数。

逃出包围的义军奔往小江口。官兵追杀,斩擒一万余人,生擒一千余人。是役,清军诱捕义军重要领导人王三槐。

魏源在《圣武记》中评价:这次战役后“川东义军由此不振”。

      马蹄岗因敌制胜战役  嘉庆四年秋,时有蓝号冷天禄、徐万春、赵麻元、冉天元、鲜大川等义军,由石板沱偷渡嘉陵江于西充高场、蓬溪等县,带领义军四十余万,声势浩大。

嘉庆皇上再次派德楞泰由陕西带兵来川督剿,屡败。时罗思举随七提督在万县一带清剿义军,相距川西遥远。德楞泰用加急命令调罗思举协剿。罗思举接命令后,星夜兼程前进八日,赶至军营。德楞泰问罗思举:“贼匪势猖獗,各位将领皆束手无策。独你奋勇出力,必获胜仗。事事出色,实属可嘉!今贼匪屯青龙口,须要你调度进剿。”罗思举分析了敌我双方态势,提出用兵方略。德楞泰依计而行。

罗思举先为右队先锋,德楞泰见左路之敌凶猛,恐该路军不能抵敌,即调罗思举折回左路。罗思举指挥用连环枪炮攻打,赖义军众多,兼盘据山上居高临下,占据地利,清兵不能攻上,又不能撤回。义军往下压来,大营则不能扎住。罗思举即传谕各兵奋勇抵敌。忽然心生一计:在三千乡勇内挑选精壮九十人,由夹槽后山老林扒上,所挑之人倶各惊疑。罗思举曰:“不用害怕,我自有计策。”一面差人回营禀知德楞泰。即亲带九十人绕至义军巢穴。将黑时分,罗思举率勇在老树林内一齐冲出。见后山守卡之义军倶各熟睡。清兵上前扑杀,义军皆惊。一见罗思举之八卦旗号,互相狂奔,人马踏毙者不少。

各路官兵乘罗思举得胜,始行收队,将枪炮、器械收回大营。德楞泰闻之,恐义军战败由大营奔来,即用“千里眼”照之,见罗思举旗帜,所带兵勇不上百人,能冲散四千余义军,心中大喜。

义军战败,清军奋力追歼,杀至天明。义军逃窜无路,跌崖死亡三千余人。罗思举即带兵回营。

走进进大营,侯爷问曰:“你突击敌人带了一千多人?”

罗思举曰:“仅带百名。”

侯爷即赏罗思举部羊千只,牛二百只,大面、烧酒八十篓。

冉天元、徐天禄被攻杀情急,向龙安败走,有窜陕之意。德楞泰甚为焦躁。罗思举献计,亲自携带文书,书中说陕西已经严加防范。独自潜入义军营垒故意遗失,有意让其看到书信内容而不敢向陕西方向逃窜。义军果然中计,而向四川江油方向进军。

清军统帅部集合大队人马步步向义军江油马蹄岗据点逼近。罗思举为先锋。探知义军用计,以竹子夹棉絮,用水淋湿,作成挡牌。令各义军在要紧处一十七路,层层埋伏。如见罗某八卦旗号,即藏匿,让罗某兵过去。待后路官兵追来,即系德楞泰之兵,各路埋伏之义军始出围攻截断清兵,使首尾不能相顾,必擒获清军元帅。义军闻索伦马队赶到,埋伏义军一齐冲出。赛将军即令三千马队倶各放箭。义军用夹水湿棉絮挡箭牌抵拒,以致于箭支未能射伤一人。而义军攻势愈猛。马队抵敌不住,往后败走。而清军一万奋勇兵丁及大将戈什哈均皆败逃。

罗思举听闻元帅中计,事在紧急,即将三千乡勇撤回救援。急令每人怀内衣兜多带大小石头,以便攻破义军之挡牌。赶到马蹄岗,远见一人在山坡下马,随人无多,将红马褥弃地,坐在褥上,手执小刀,急欲自尽。疑系侯爷。罗思举即争先赶上抵敌。果系侯爷,一见八卦旗帜,知罗思举带兵救援,即将小刀收入鞘内,大笑上马。问:“贼匪众势甚凶猛,兼有挡牌利害,如何剿?”

罗思举答曰:“已令各兵准备,侯爷毋庸惊慌,自有退敌之策。”随督三千乡勇,一鼓作气,均用石头向义军攻打,如大雨一般。义军不能躲拦,均各受伤。所做挡牌亦多抛弃,均回头败走。罗思举乘势率勇扑杀。而索伦马队及护围之兵均折回追赶,齐力围杀,歼毙义军四五千人。并活捉义军首领冉天元。

魏源在《圣武记》里评价这次战役说:“川北义军至此不东扰。”

平定松潘藏民洛布七力聚众叛乱战役和平定湖南江华县瑶族人赵金龙聚众叛乱战役前面已有叙述。

《清史稿•罗思举传》说:“川中殄诸剧寇,多赖其力,功为人掩,军中与二杨并称。”也就是说,清政府平定白莲教起义主要靠三个人物,即杨遇春、杨芳、罗思举。他们三人是清军的顶梁柱。可以设想,如果清政府不依仗罗思举等三个汉人将军,扑灭白莲教会更加困难。

魏源在《圣武记》特为罗思举和桂涵(亦是宣汉人,其功亚于罗)作传,对罗思举的军事艺术评价说:罗思举被“军中号为‘罗必胜’。言晦夜劫营必胜,崖沟间道必胜,冒旂诱敌必胜也。”是说罗思举善于在夜间袭击敌人营垒,善于在险要的地理环境中作战,善于假冒敌人,欺骗对方,然后消灭对方。

笔者认为,罗思举的战术有以下特点:

最善于火攻。如他初出茅庐,在宣汉丰(峰)城,一把火焚烧义军数万人马,后来的很多战役,如前面叙述的各个战役,都用到了火攻。 焚烧鸡山,“围魏救赵”和烧死叛乱分子洛布七力都可谓火攻的经典之笔。当义军在宣汉失败逃到新宁县(现开江)峨城山据守,因地势险要,清军进攻失利。清军统帅向罗思举问计,答道:“余曰:查视峨城地势,周围险要,兵力难施,只可诱敌,用地雷轰击,期其一鼓剿灭。先将火药四十包,派兵于黑夜时悄悄去至半山坡安定,上用高粱杆盖住。复挑奋勇兵丁一千密赴半山坡下两边小沟屯扎,又派胆小之丁上山引诱该敌。等窥见,知有官兵,必率众下山抗拒。而引诱之丁见贼下山,速疾下坡。待该敌追至放火药处,见有奋勇官兵于小沟迎敌,必不跟追。我预先藏半山脚下,等到敌人行抵放火药处,将地雷点燃,即着高粱杆,定获胜仗。”按照罗思举的办法,果然又打了胜仗。

不论是冷兵器时代或现代战争,火攻之法不失为战争的最佳选择之一。

最擅长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如义军首领鲜大川据守一险要寨子。清军屡攻不克。罗思举带勇赶至,进攻至半山腰停下,随生一计,即差一兵赶下山脚禀请侯爷速派五百弓箭手,多带战箭上来。稍刻兵至。即谕各兵,毋庸施放,暂在平坝左右悬岩藏匿,待义军之石滚下后,再听号令。随令兵勇数十人,复在平坝上下往来,诱义军抛石。不多时,寨上擂石用尽,即令左右兵勇齐出,面朝寨上,均用箭往天上施放,箭落寨内,如大雨落下。义军有箭穿头者,有箭穿颈者。义军受伤,相互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未死者均往后山逃窜。清兵乘势爬岩而上,仰攻扑进义军寨。各路官兵三面攻击,义军奔寨北,跳岩跌毙无数,义军大败。这样的例子很多。

十分重视打听敌人虚实。现代有“战神”之称的刘伯承总结出战争中的“五行术”,即“任务、对象、主体、条件、时间”。而罗思举也极重视“五行术”。在战争中,他特别看重对敌方情况的侦察,并将其作为《教兵条约》的重要内容之一:“探贼先行。查探地势,何处可以进兵,何处可以埋伏。使贼生进死出。三面安设营盘,留生路一条,使贼必望生路而逃,即可扑杀。此谓生进死出也。”

在战前特别重视察看地形。可以说,有准备的重大战斗,罗思举都对地理形态了然于胸。并充分利用地形,拿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凡是难以攻下的险要之境,清军最高统帅部将罗思举调去问计,罗思举都回答:“看了地形再说”。

攻打义军四季坪据点,月余未下,罗思举奉命前去助战,查看四季坪地势,周围皆岩,前后倶有山包。义军每每在山包讨战。看了地形后,罗思举令兵勇白日与义军迎敌,夜间亲督兵勇潜赴岩旁,挖埋地雷。未过十日,地雷埋成。多用火药,安定引线。义军毫不知觉。第二天天不亮,清军先赴岩下埋伏,黎明即请发兵讨战。义军于山包抗拒,两相厮杀,俄而地雷火发,轰毙义军无数。

一次在巴州追赶义军。罗思举见所扎营垒其地形对清军不利,向各位将军提出不被采纳,果然导致失败。

用兵特别重视神速。速度就是胜利。为了速度,往往不顾雨天,不顾最重要的节假日。例如在进攻瑶人暴乱时,冒着闪电雷鸣、倾盆大雨,催兵急进。后来将赵金龙围困,不待皇帝派来的督兵大臣到来,迅速将暴乱扑灭。以至于督军大臣不满意,《清史稿》记载道:“怒其不待,盛气陵之。思举曰:‘诸公贵人多顾忌。思举一无赖,受国厚恩至提督,惟以死报,不知其他!’”于是督军大臣转而诘难赵金龙是死是活?罗思举有其尸体、佩印、剑、木偶为证,督军大臣方无语。

超凡的勇略。青年时闯荡社会,陕西某地有一恶棍,绰号“包谷大王”,大开赌局,每年收债要加五利息滚算人家田产,甚至逼抢人妻女抵账。与他赌博输了,即抢家具屋宇抵还,年轻妇女抢去为妾,且附和者有四五百人,并与各衙门差役、兵丁朋比为奸,是以无人控告。罗思举听闻后打算除去这个恶棍,但各结义兄弟见“包谷大王”厉害,不敢与罗思举同去。后来罗思举凭借自己的勇气,独自深入虎穴,除掉了这个恶人。再如罗思举参加乡勇后第一次战斗,义军有数万人马,而乡勇组织刚建立,没有训练,武器是锄头、镰刀等农具。知道义军从山梁那边向乡勇驻地扑来,乡勇普遍不敢上前参与战斗。罗思举平素胆大,对众人:“我上山顶看贼势如何,贼多即用手往后一指,以便各自逃生;贼少将手往前一指,你等即上前抵敌。”罗思举登上山梁,见义军由丰城方向涌来。想了一会,若往后退,必自相践踏,莫如向前指之。众人一鼓作气必克贼众。随往前一指,众人果作锐气一齐冲上。均执农器纷纷冲上山梁,扑下山迎敌。人人争先奋勇,义军不能抵挡,被歼数千人。

接着火烧丰城,开始奉命跟随罗思举的有10多人,具有飞檐走壁的本领,但见王三槐义军势大,又见沿途死尸累累,心生恐怖,半途而止。最后仅剩罗思举一人独闯千军万马之中。没有超常的勇气是不敢想象的。

罗思举的勇并非匹夫之勇,草莽之勇,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胆略,具有临机应变,审时度势,并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在云阳县罗思举受命带领三人侦察义军情况途中,突然遇到数百义军迎面而来。罗思举见情势危急,逃跑已不可能,急中生智,立即将三人捆绑,待义军冲到眼前,罗思举说自己也是白莲教,刚才正抓住三个农夫给背东西。于是混入义军队伍中,呆两天后逃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没有胆量和谋略只会变成别人的俘虏。

十分重视军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军队整体素质,罗思举亲自撰写《教兵条约》。从人的行为修养、遵守军纪、训练军事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发到各部队,由文职官员向士兵宣读,遵照执行。

难能可贵的是,罗思举将士兵心智的培养和体能、技术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他说:“殊不知教场操练,不过明金鼓号令,习射打击,刺手艺之能。若平时在家肯心心在当兵,起念一心,以杀贼为计,蓄养锐气,修治军械,讲明法令。通之以情,结之以心,何常不是操练也。”

所以,按罗思举拟定的条款训练出来的军队总是打胜仗。即使现代战争,罗思举的《教兵条约》对于怎样管理军队,加强士兵纪律性,如何重视士兵的训练,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军事上的成功与他出众的智慧分不开。罗思举从小即注重训练自己的智慧,他读私时塾想些出奇的办法捉弄老师可以认为是他勤于动脑的开始。少年时放牛为当时山民驱猴亦体现了罗思举非凡的智慧。这个故事在《清稗类钞》中有记载,是说四川山中多猴,猴以族居,不时糟蹋庄稼。猴多以千计,农夫累累放鸟枪,但久后驱不去。青年罗思举自告奋勇为民驱猴。他首先网住一只大猴,然后捆住脚爪,把猴毛剃得干干净净,又将猴身涂上五颜六色的漆,并在尾部捆了一串鞭炮。次日猴群再来时,点燃鞭炮,放开俘获的大猴。大猴急于归队,向着同伙狂奔,群猴却以为是什么妖怪追来,刹那间逃进万山老林,再不敢来吃粮食了。

青年时和结义兄弟去到河南某地,有个商家公开押下赌注,每日把一各元宝放在柜台上对大家说:“谁有本事把这元宝窃去,不仅不追还,另外还奖励一个。”老板看守很严,很多惯偷都说:这个元宝很难盗走。罗思举去到那商家探视,果有一宝在柜。陡生一计:至茶馆拿了茶壶一把,行至僻静处,挖一小坑,着火将锡熔化成元宝一样。再挑上箩筐,买灰面一担,将“假宝”藏入面内。身系围腰,假装卖面路过那商铺。罗思举挑至铺里,放下担子询问,柜上放的是何物?老板答道:“是五十两元宝一锭,试‘啯喽子’(盗贼)手段。”罗思举说:“我就是‘啯喽子’!我会明明白白把这个元宝拿去,还不道谢。”老板曰:“我就看你拿去!”罗思举随即说:“你给我看看,你那元宝是真的还是假的,莫非是骗人的?”老板哼了一声,顺手将元宝拿给罗思举:“你睁开眼看看,是真的还是假的!”

罗思举接过元宝,哎呀一声,故意失手,元宝坠入面筐内。罗思举唰地弯腰掏出假元宝,一边拍去假元宝粘附的灰面,连连说:“失格,失格”,一边将元宝放在柜台上。然后挑起担子便走,到街口空房,将担丢去,换了衣服,将宝转移给接应的人。罗思举却走回那商家对面茶馆喝茶,看对方老板动静。不一会儿,那老板恍然大悟说:“不好了!此宝被卖面‘啯喽子’掉去了。有人赶回,愿与平分。”有人去追,哪里追得回呢!

罗思举心思缜密,算度深远,周到细致,灵活善变。同时,罗思举还常常善于主动设计一个“局”,让对手钻进自己的局里,然后让对手一步一步失败。

罗思举在重庆任总兵时,定远县有一特大黑恶集团,贼窝内有二千余人。偷窃人财物,每次抽银五两。有偷牛马卖了,每头(匹)抽银二两。所得的银子以作行贿各县官及捕役。每日或派四五十人,或派百十余人,分付各州县抢劫。抢来的绸缎、布疋堆积如山。差役前来即给银钱,若系官兵访捕,即在草树内躲避,或预备枪炮抗拒。

罗思举准备打击这一黑恶集团。之前,他秘密派遣侦察人员,潜入贼窝,了解情况长达5个月。待情况完全调查清楚后,临近秋收,如调动军队围剿贼窝,罗思举又担心践踏农民正要收获的稻谷。于是延期行动,但每天拉练士兵,准备出击。

黑恶集团知罗大人将带兵前来,即将枪炮、弹药运到寨子存贮,以备抗拒。罗思举故意带兵声张,向定远县行走两日,然后又将官兵带回,黑恶分子们见罗思举没有进攻,又将枪炮从寨子里取回藏匿到家中。罗思举知道这一信息后,迅速指挥部队,冒雨急行军向定远县进发,最终端去了这个与地方官府勾结的社会大毒瘤。

在宣汉金鹅寺,罗思举设立战场点,采用火烧之法,大败义军,可以认为是主动设局;在开县,罗思举扮为义军,智俘义军数万人,亦可以认为是主动设局;平定瑶人暴乱,将其从地势险要的地方赶往平坝,让暴乱队伍失去天险,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消灭,都是主动设局的典型事例。

《清史稿》论曰:“川、楚之役,竭宇内之兵力而后定之。材武骁猛,萃於行间,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者,厥惟二杨及罗思举为之冠。遇春谋勇俱绝,剧寇半为所歼。思举习於贼情、地势、险厄,强梁非其莫克。至於忠诚忘私,身名俱泰,遇春际遇之隆,固为稀觏;而思举以薮泽枭杰,终保令名,焕於旂常矣。乡兵出平钜寇,亦自其为始云。”

这个结论是对罗思举比较公允的评价。

(未完待续)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