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东安湖 华章开新篇——评作家曾明伟新书《成都东安湖十二景》
2023-02-28 11:28:24
  • 0
  • 0
  • 0

书评:

挥笔东安湖  华章开新篇

——评作家曾明伟新书《成都东安湖十二景》

手捧作家曾明伟刚出版的《成都东安湖十二景》新书,墨香扑鼻。这是首部独立书号出版的宣传东安湖的专著,印制精美,图文并茂,装订考究,是四川人民出版社为迎接大运会在成都举行,倾力精心谋划出版宣传东安湖的一部佳作。全书10万字,配彩图100余幅。一册在握,品相翻阅,爱不释手。

书中介绍,东安湖公园位于成都市龙泉山麓的龙泉驿东安街道辖区,占地5061亩,水域面积达1634亩。公园有一湖一环、七岛十二景、二十四桥等景区、景点。纵览新建成的东安湖景区,光彩照人,美不胜收,“鸟巢”如蓝天镶嵌的玉盘,东安湖碧波浩淼,白鹭欢飞,楼阁入云,花草似锦,虹桥飞渡,游人如织,笙歌连连。

2023年7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成都举行。为了迎接这一世界级运动会,成都于2019年9月开始建设东安湖公园,2021年建成。

届时,来自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相关国际体育组织官员将齐聚东安湖。

而《成都东安湖十二景》一书,主要描述东安湖的重要景区景点和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因而这部书可以认为是献给大运会的礼物,满足各国各地客人的文化需求,并通过此书广为发行,让更多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读者认识成都东安湖壮丽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曾明伟为龙泉驿作协常务副主席,从东安湖公园的建设开始,便投以聚焦的目光,曾多次参与区委区政府主持召开的东安湖文化建设打造讨论会议,曾组织区内外作家撰写《美丽东安湖》一书,并为该书创作了多篇东安湖的故事,还参与十二景称谓的讨论和直接为二十四桥命名,因而作家著成《成都东安湖十二景》一书,可谓八方采择,纵观古今,积淀深厚,良构久酿,椽笔成章。

概览全书,文辞优美,立意严谨,寓教于乐,个性鲜明,匠心独运,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有较高的从文字和图像的角度宣传成都东安湖的价值。

将《成都东安湖十二景》一书细细卒读,感觉有以下特色:

其一:是文化的第二次创造。东安湖乃天府新造之大美,开阔大气,面向世界,是文化的第一次创造。要让这种大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需要画家、摄影家、作家付出心血和汗水,以图像、图片、文字的方式,真实、真切、形象、生动、具体地反映东安湖的美景,使之形成流动的风景,通过报刊书籍、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让东安湖的美丽传播更远,影响更大,使全球、全天下都知道中国成都有个东安湖。因而是文化的再创造。

从艺术的角度看,宣传旅游风景的文字及图像特别需要真实、真切、形象、生动、具体,使读者或听众看到图像或文字之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继而触动读者或听众恨不能到此一游的感叹。作为一个作家,对客观具象做准确真实、真切的描绘需要扎实的白描功夫,可以肯定地说,作家在此书里做得令人击节赞赏。读者阅读此书的优美文字之后,一定会有渴望到此地一游的冲动。

从字里行间看,作家在撰写此书之前,花了很多时间考察、观瞻每一个具体景点,否则,其位置、方向、角度、大小、高低、形态、植被不可能描绘如此细致。刘勰《文心雕龙》云:“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作家在《成都东安湖十二景》一书中的行笔,正是具备了刘勰指出的这种才具。

仅以十二景点之一东安竹语为例,文中介绍了东安竹语位置、面积、岛屿的分布与形态以及数十个竹子品种,继而对其景点做具体描绘:

 

走进东安竹语景点,就如走进了绿色清凉的世界。幽深静谥的竹林中,阡陌小路迂回,水泥或石板铺就的路面在脚下延伸,曲折而深长。在疏密的竹林间漫步、小憩,鲜花添香,和风送爽,石上清泉淙淙,鸟儿竹间飞翔,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凝神静气,专注一心,你会忘却尘世的一切疲惫和烦恼。


从这段文字看出,作家对景点的介绍很细腻,说明文字与散文笔调兼具,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使人赏心悦目。

古人郦道元、徐霞客是写真实风景的大手笔,作家在书写东安湖十二景时,无疑受到郦道元《三峡》、徐霞客《游嵩山日记 》等名篇的启迪,吸取了前人的营养。

其二曰:文风清俊。古人云:“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清俊的文风甘醇如山泉涌突,纯洁如山溪流淌。这与作家个人的气质、性格、修为有“血脉”联系。行文特征是活脱、简洁、明快、流畅、俊朗、峭拔、“文质炳焕”。这样的文字往往不枝不蔓,不赘不冗,不拖泥带水,干净利索。正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二月花。”读这样的文字有清风扑面的感觉,给人舒爽、痛快的享受。正是:辞达见文字功力,文风看义理涵养。即是说,将眼前的具象用文字准确、真切描绘下来,同时将作家的人格、个性、操守蕴含在文字之中,《成都东安湖十二景》一书便具有这样的品位。古人的“或文丽而义暌,或理粹而辞驳。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就是说的这样的文风。即使引古人的诗,也具有清俊的风采,请看作家漫步桃花堤上引元人张可久句:“隔岸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我读过作家部分散文和小说,感觉清俊是其风格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个作家的个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重要标识,最为难能可贵。这种清俊的文风不局限于某一点,而是透露在字里行间全部文字之中。前面所举作家描写东安竹语的文字便十分清俊。下面再引一段文字,亦十分清俊。

丽日戏沙水清滩平,沙白如玉,有杨柳街房屋作背景,多了一些烟火气。在沙滩上观湖面倒映和蓝天白云,湖水泛起微波,总是令人宠辱皆忘,心旷神怡。特别是落日余晖映照在脸庞上,人与湖景融为一体,如临仙境,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打动人心的时候了。

其三曰: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全书底色。作家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融汇古今,取材宽宏,用思精深。其笔力集中在三个点上,即景点摹写、史实挖掘、采集传说与创作故事。将传说与历史真实融为一体。

作家并非孤立的观照东安湖,而是将东安湖置于成都特别是周边历史文化大背景之下,这样的思路完全符合事理逻辑。如北宋画家高克明墓地位于东安湖畔,这是史实,高克明是画家,亦是史实,作家据于这两个基点,演绎出高克明在东安湖游历写生的精彩文字;再如作家依据《元丰九域志》《蜀中广记》《华阳县志》等文献,推论东安湖与“绥湖”“绥江”的联系、说明古代龙泉驿地址即在东安湖区域内,以及求证“东安”地名的来历,皆具有历史文化因缘。

《成都东安湖十二景》一书尽管不少属于传说或作家新创作的故事,但都不乏有周边真实历史作背景。例如写“活力西江”景点,穷秀才宋世财抗旱感动小龙王助力的故事,其附近便有真实的抗旱史实。龙泉驿地势较高,缺水易旱。据民国《简阳县志》记载,清代洛带镇富户刘泽清,字松泉,“事亲孝”“笃於友谊,不较锱铢”,天大旱,导致许多人流离失所,州府号召富家赈灾效果不理想,“泽清奋然曰:‘财之聚散何常,聚以义,何苦散以义也’”!于是刘泽清召集饥民,给予锄头、箢篼等劳动工具,还发给工钱与口粮,让这些饥民与自家人一起打井,安排很有条理,“由是全活者甚众。”穷秀才宋世财就是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刘泽清。

再如撰写的龙泉驿抗日勇士吕承先,以军阀田颂尧作为背景,合情合理,因为田颂尧是龙泉驿人。故事取材于“抗日战争爆发,川军伤员不断从抗日前线运下来,四川各地医院吃紧,药品和病房日见紧缺。田颂尧便把自己的公馆、街房开成临时医院,供地方和部队抢救伤员使用。......比如他的老部下、124师370旅旅长吕康,在滕县血战中身负重伤,被田颂尧接至唯仁山庄治疗养伤”。吕康就是吕承先的原型。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再赘述。

(于2023年1月6日成都龙泉驿)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