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原文与贾载明的白话翻译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贾载明对《黄帝阴符经》白话翻译
上篇
人类观察天存在的内在道理,顺从其道理从事各类实践活动,是最善最美的啊!因为天由五种基本物质构成,认识到其发展变化就算心智昌明。五种(实际上是各种)物质属性及运动变化在心里清楚明白,运用于自然和社会实践;宇宙的规律被掌握,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变化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天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人的本质属性;但人的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以要弘扬自然界存在的根本法则,用来规定人类的生存发展之道。天的运行发生异常现象,就会出现一些星宿运行偏离常道的情况;大地的运行发生异常现象,就会出现龙蛇反常活动情况;人群的活动发生异常现象,就会出现社会紊乱、天地混沌(比喻)的情况。天与人谐和(人主动适应),就具备了适应万事万物变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的性格有灵敏的一面,也有笨拙的一面,可以隐藏不显露。人体九窍的神奇,在于三种奇妙的功能,即关闭、打开、通畅,既能运动,又能静止。火将木材引燃,灾祸马上就会毁灭一个事物;奸臣出现在政权中枢,其行为就会毁坏国家。知道修身养性,才可以称为道德很高的人。
中篇
天生万物又让万物死亡,这是铁定的道理。天和地,为万物生存所依靠;万物,为人生存所利用;人的生命属于自然界,为自然界所利用。三种不同的依存关系和谐,天地人才相互安定。所以说:人掌握好饮食、起居的量与度,周身血脉流畅、身体健康;看准时机运动,则万事通达,人与自然便融和平安。人们知道有的事物神秘且知道神秘的原因,但是不知道很多司空见惯的事物看似不神秘却含有神秘的道理。日月的运行有着固定的规律,大小事物都有一定之规,如此,至高无上的功业自然产生,伟大的形象展现出来。里面隐藏着玄妙的道理呢,一般的人不能看见,也不能知道啊。君子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就能恰当遵循固守,小人得到了其中的道理就会滥用而轻视生命。
下篇
瞎子的听力比一般人强,聋子的视力比常人高。放弃一些事而集中精力办一件事,所用的力量可以收到十倍的效果;如果反复夜以继日钻研一件事,用的力量可以收到千倍万倍的效果。心(人)的存在依赖于物质,但心(人)往往会为物质(财富)而死亡,关键在于人的眼睛经不起物质世界的诱惑。天看似无恩却有大恩赐予。当惊蛰之后一声春雷、一场春雨后,万物便萌发生长了。极度快乐使人昏沉麻木,虚静使人寡欲而清醒刚正。天始终按自己的规律运行,但他奉献给自身以外世界的东西却是十分公正的。禽在高空俯冲,控制体内之气在瞬间集中爆发。生命是死亡的根本,而死亡又是生命的根本。恩的施舍是因为急难者的需求,但过分施行或依赖恩赐反而有害。愚笨的人认为天地所表现出的奇妙纹理是神圣的经典,我则以为人们能认识眼见的事物的特征特性才是高明的哲学。有些人把愚弄和欺骗他人当做是最高智慧的表现,我认为不愚弄和欺骗他人才是最高智慧的表现;有人把出人意料的做法当做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表现,我认为不这样做才是最高智慧的表现。所以说:如有人沉到水里或跳进火坑,就是自寻死路。大自然处于虚静的状态,所以天地万物生长;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交融、慢慢浸染,从总体上表现出阴阳对立的矛盾变化发展状态;阴与阳此消彼长,彼消此长,因而不断循环往复变化发展啊。所以圣人知道自然规律不可违背,因而顺从自然守持笃静之道。其中的玄妙是音乐和天文都难以表达和记述的。于是就有不寻常的“神器”(八卦甲子)产生出来。太极(物之理)产生万物,八卦甲子里包含着玄机和深奥的道理。阴阳相互转化运动的过程,鲜明地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草木、飞鸟多种多样的物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