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载明:孔子的道德学说是建设社会文明的根本之学
2025-01-22 11:42:53
  • 0
  • 0
  • 0

孔子的道德学说是建设社会文明的根本之学

不论西方或东方的哲学,无非有三大任务,其一是关于人的认识和发展,其二关于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其三是关于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及其人与自然的关系。

应该说,从这三方面看,中国古代哲学毫不逊色于西方,甚至比西方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例如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远景期望,孔子有专题讨论(大同世界),而西方古代哲学家却没这样的具体构想。柏拉图虽然有理想国的设计,但层级较低,还是一个等级社会,而孔子的大同世界是一个没有等级的自由社会。尤其是孔子构建的关于人的认识与发展,关于人格道德之学,十分具体而完善,这是西方道德哲学所不可比的。

人的道德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基础,人类社会如果缺失了道德文明建设,不论科技如何先进,工业生产如何发达,物质财富如何丰富,都谈不上社会进入了良性文明图景。如果人类道德文明倒退或崩塌,建成的文明社会也会随之倒退甚至崩塌。

在孔子全部学说中,关于人的道德建设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对人的认识及人的发展有极其系统全面的论述。

孔子认识的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孔子心目中的人把“仁”作为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认为把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和睦放在第一位(“亲亲为大”)就是“仁”。不仅如此,孔子在“仁”的基本要求或纲领下,对人的社会行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温、良、恭、谦、让、诚、信、敏、慧、宽、忠、孝、善、慈……“仁”是纲,其余为目。

毫无疑问,如果全社会的大多数都按孔子的要求修养人格,就能形成优良社会文明的基本面。

当今世界,科技与工业文明建设迅猛发展,但与道德文明建设形成了巨大落差;也就是说,道德文明建设与科技、工业文明建设极不协调。

在各类文明建设中,人起着关键的作用。人如果没有良好道德来引领科技的运用,其文明建设必然走向反面。

从当今形势看,全球治理的道德缺失带有普遍性。主要表现为西方政治私欲横暴影响全世界。如果这种现状任其下去,则人类前景就难以找到乐观的理由。

如何医治全球治理道德缺失的疾患,孔子的道德之学是很好的良方,值得全世界学习。

中国对孔子的认识曾经出现过失误,把一种学说和封建统治混为一谈,把孔子等同于封建统治者,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仅只是对孔子的否定,而是对主流、主体、主干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 。

需要给孔子恢复名誉,洗去那些强加给孔子身上的“复古、保守、轻视劳动人民、轻视女性等种种罪名。让孔子抬起头来,扬眉吐气地立于中国,走向世界。

(写于2024年8月15日晨,居九峰山)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